• 1
      课程中心  
课程设置
课程实施方案
四环四清导学模型
基础课程
拓展课程
教改科研
科研活动
数字资源
课程实施方案
地理课程学习计划(八下)
[ 发文时间:07-02 16:50    点击数:3829 ]


制作人:胡德勇、吴德明

单元

课题

联结课程标准、核心素养、教材

考试说明形成的学习目标

课时

日程安排

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2

1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知道北方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

2.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表、分析对比,使学生识记北方的区域特征;

3.了解北方人文旅游资源;重要的农业生产特征与森林资源的分布;

4.了解北方的矿产资源及重要的工业基地;

5.分析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成就、问题及措施;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相当巨大。

2

2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著名的农产品;

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3.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概况 

4.了解青藏地区的山脉、盆地、河流、湖泊的分布。

2

3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特征

2

5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东北地区的人口以及城市分布特征

1

6

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东北地区农业、工业的基本概况

1

6

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第一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1.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地形和气候特征等基本地理概况;

2.了解香港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3.了解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4.了解香港发达的旅游业、信息和教育。

1

8

第二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

1.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范围、组成、面积和居民等地理概况;能在图中迅速填出: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珠江口、珠海等地;

2.了解澳门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懂得举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1

8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1.通过阅读地图指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地形、和范围;

2.能够通过三角洲的位置认识位置的优越性;

3.通过阅读相关图表,能够归纳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主要产业部门。

1

9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的内外联系

                                                                                                                                                                                                             1.让学生认识长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                                                                                           2.让学生认识长江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区域经济联系。

2

9-10

第五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1.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地理位置与范围,让学生理解长株潭三市的空间关系与交通联系方式;

2.引导学生了解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发展差异;

3.引导学生分析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确定不同发展方向的原因。

1

10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

境与发展

第一节 北京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

1. 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能举例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2. 熟悉北京的著名建筑和历史文化景观,并以此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特色;

3. 能利用地图说明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

4. 初步学会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收集、整理相关地理信息,印证北京的城市职能。

2

12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1.通过读图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并能在地图上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

2.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初步说明自然条件与物产、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

3.识记台湾主要城市,并了解其职能。

2

13

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新疆的人口、城市、交通设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使学生了解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绘制简图表示新疆地区地形分布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绘制简图反映事物分布的技能。了解影响新疆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初步学会辨证分析问题的方法。  

1

14

第四节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1.了解贵州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贵州的贵州省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3.了解贵州省环境保护的有利措施;

4.了解贵州省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1

14

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运用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4.运用资料,说明黄土高原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

15

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魅力中国

建设永续发展的魅力中国

1.回忆已学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获取新知;

2.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1

15

期末总复习

4

16-

20


  •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化学课程学习计划(九下)

  •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 无

  •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返回顶部
    重庆市大学城第四中学校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2017
    渝ICP备17008868号-1